党风廉政教育“一把手”专刊(2017第12期)

来源:湘潭廉政网 发布时间: 2017-12-26

“全面从严” 消除“温差”

 

正风肃纪的依据是党规党纪,如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等。党规党纪内容很多,规定也很细,当然不大可能都记得住、记得准;但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党员领导干部心中是有数的。

其实,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建设重要成果的新版准则、条例、规定等,已经实施一段时间。党员领导干部至少应该知道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光是禁止公款吃喝的,对会议发文、用房用车、迎来送往、新闻报道等都有明确要求。而实际情况是,个别地方和单位至今好像对此并没有留意:“怎么,管吃喝,还管在什么地方开会,开什么会吗?”

有的领导干部甚至对纪律处分条例“六项纪律”一无所知——“不是一直讲三大纪律吗?”

贯彻准则和条例等,对于端正党风效果是显著的;但也应坦承,党员意识淡薄、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已非一日,有的甚至积弊不浅,对全面从严治党在思想认识上和贯彻落实上,有明显“温差”。如——

位置上的“温差”。由于这些年对领导机关监管更加严密,制度笼子扎得相对较严,所以违规开会、就餐、用车等大幅度减少。问题是,越往下政策衰减越多。有的基层单位、基层干部,依然习惯把改进作风当成“一种说法”,并不当真,公款吃喝照旧,公车私用照旧,超配用房照旧。在他们看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上面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只要是工作,就不用管它什么纪律规定。变化仅仅是不再像过去那样高调张扬。

行业上的“温差”。有人说,“从严”,党政机关管得最紧,而事业单位特别是企业弹性较大。这个说法未必妥当。但正风肃纪,在行业间的“温差”确实存在:有些经营性开支未必和经营有关,有些出国考察未必和考察有关,有些经费预算其实是杜撰“故事”,有些办公支出其实是更“巧妙”地把公家钱花掉……虽然不能否认行业的特殊性,但有没有以特殊性为理由规避纪律的情况呢?不少!

地域上的“温差”。“天高皇帝远”形容国家治理的鞭长莫及。管党治党恐怕也存在同样问题。大城市与小城市、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偏远地区,“温差”是明显的,甚至是可感的。

这种“温差”表现在很多方面,兹不罗列。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热、下面凉,中间热、边缘凉,机关热、基层凉”这样的“温差”,实质是治理的不充分、不均衡;而这恰恰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难点所在。

当然应该“打虎”力度不减。“打虎”可以提振士气、震慑腐败分子,这没问题;但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老百姓更有切肤之痛。小官未必不能大贪,自不待言。即使是那些截留、克扣、强占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影响也是极其恶劣的。正风肃纪向基层延伸,不仅必须也相当迫切。

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全面从严治党是系统工程。苹果烂在心里固然糟糕,但由小到大、由外往里的侵蚀同样危险。对腐败病毒的清除,必须坚持全面“无死角”、从严“无例外”、执纪“零容忍”,否则一定会“转移”和“复发”。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次第展开,其重要目标就是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不能说,“我不是党员官员,不受节制”“我是做学问的,严禁公款吃喝与我无关”“反腐是大官的事,小干部没人管也管不着”……坦率地说,纠正这种错误认识、堵住政策漏洞的有效途径,就是通过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使国家监察与党内监督内在一致、高度互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是在制度的顶层设计上提升国家治理水平的治本之策,一定可以解决好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冷热不均、着力不匀问题。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12.7)

 

忠诚之根在信仰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坚决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这一重要论述,对如何保持对党忠诚开出了良方。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诚,是共产党人政治品格的本质和核心,是党员政治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有了忠诚,才能爱党、忧党、兴党、护党,一辈子一心一意跟党走。忠诚不忠诚,是衡量一名共产党员思想上纯洁不纯洁、政治上坚定不坚定的试金石。

96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杀出一条血路,开辟一条新路,走出一条大路,最根本的是靠大批共产党员不畏艰辛、不怕牺牲的精神,和前赴后继、不懈奋斗的努力。有了“吾将吾身献吾党”的忠诚,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能战胜,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反之,对党不忠诚,凡事总想着自己的利益,要么平时看不出来,关键时刻冲不上去;要么没有拼劲,没有斗志,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如此一来,又怎能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忠诚不是天上飘浮的云,不是无源之水,忠诚的根子是信仰,无信仰不忠诚。缺少信仰、没有理想、丧失信念,不敢担当、不想实干,只能是“病树”“歪树”,甚至是“烂树”,道德上难服人,政治上靠不住。

“岂不畏艰难,所凭在忠诚。”忠诚不在说得如何,而在实际行动,其落脚点应该是对党的事业的忠诚。我们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最终要落实到党员干部的具体工作中。不惧任何困难,干好本职岗位,争取走在时代前列,才算对事业忠诚、对党忠诚。真正的共产党人,应以忠为基石,以诚为本质,培养为党尽责的职业操守,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事业服务。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杨业功等优秀党员干部对党忠诚,不仅因为他们铁心向党、言行一致,还在于他们创造性地完成了党赋予的工作任务,留下了美好的政声政绩。面对党的事业,如果动不动就叫苦连天,那就是在对党忠诚上打了折扣。

纪律规矩划出了做人做事的底线,也是真忠诚与伪忠诚的分水岭。那些不把纪律规矩放在眼里、肆意妄为的人,哪有忠诚可言?对党忠诚之人,总是时刻把党的纪律挺在前面,做到慎独慎微、严格自律。党员干部带头践行“三严三实”,从一点一滴中加强修养,从小事小节上加强约束,常掸心灵灰尘,常清思想垃圾,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就一定能树好样子、立好标杆,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12.7)

 

学风也要有新气象

 

近段时间,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宣讲团奔赴各地展开宣讲,人民日报连续刊载中央领导同志学习十九大精神体会文章,全国性的学习高潮一浪高过一浪。宣讲团的报告点面结合、深入浅出;学习体会带着真情实感、发人深省,既有高度又有温度、既高大上又接地气,令人耳目一新。

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就对全党开展大学习提出了明确要求、教授了具体方法。从中央政治局先学一步,到中央领导撰文深谈学习体会,从中央宣讲团普及性讲解十九大提出的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论断、重大举措,到学习十九大精神系列辅导读本及时出版、广受热捧,自上而下、层层传导的学习热情、学习态度、学习方法都带着新时代的气息,激荡着每名党员的心。

学习是我们党永葆旺盛生机的法宝。党的十九大充分展现了这个伟大的政党历经96年风雨仍然朝气蓬勃的英姿,令世人赞叹不已。要说秘诀,对学习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至为关键。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时就深刻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古往今来、放眼全球,有哪一个政党能像我们党这样始终保持对时代的敏感性、对问题的敏锐性、对真理的执着、对学习的热忱?一个人开始逃避学习、不思进取,就意味着落伍的降临,同理,一个政党固步自封、因循沿袭,就是衰退和没落的征兆。高度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保证。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学习十九大精神更是如此。一些学风不正、拿学习应付差事的现象当切忌。一忌不动脑筋、生搬硬套。学习文件等上级统一安排,领会文件等专家上门辅导,落实文件等外面的成功经验。如此“三等”式学习,只能是耽误工夫,“吃别人嚼过的馍”。二忌海阔天空、离题万里。在学习上搞“空对空”“大呼隆”,谈世情从亚洲聊到欧洲、美洲,谈国情从房价讲到福利,从恩格尔系数讲到基尼系数,谈党情把各国执政党盘点个遍,但要细究如何理解新时代的含义、怎么把握党的建设总要求,怎么结合主要矛盾的变化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则瞠目结舌,不知所云。这种“口说千言,离题万里”的学习,完全不得要领,并无益处。三忌言行不一、学用脱节。学文件、谈体会,大条小条成龙配套,但就是与单位具体情况和个人思想实际挂不上钩,学一套、说一套,干的又是另一套,有的在学习时不把自己摆进去,拿着手电筒只照别人,有的学习只为博领导好感和职务晋升,根本不用于改造主观世界。这类言行不一和表里不一的学风,于领会精神、贯彻落实百无一利,实属忌中之忌。

十九大精神博大精深,内涵极其丰富,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学习、深入学习。学习就要有好的学风,学懂精神、学到精髓、学出效果,才能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为新征程上有新作为注入不竭动力。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第23期)

 

“打虎”节奏与力度透露反腐新动向

 

每到关键节点,人们总是根据一些重要信号来判断一项工作的走势。十九大闭幕后的首月,人们熟悉的“打虎”节奏和信息如约而至,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连续发布鲁炜、刘强等省部级干部落马信息,社会高度关注,党心民心大振。

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决心坚如磐石。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刮骨疗毒、壮士断腕,波澜壮阔的反腐败斗争极大提升了党的威望,为标本兼治全面从严治党赢得了时间、赢得了民心。执政党永远面对与腐败的较量,尽管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稍有松懈就会回浪反弹。十九大报告鲜明提出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目标,是一个长期执政的大党的自我加压,以对人民群众庄严承诺的方式,宣示“开弓没有回头箭”,与腐败斗争到底的旗帜立场始终如一、毫不动摇。

一个月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的违纪干部名单已超过30人,范围覆盖党政机关、人大政协、高校、国企等各领域,没有特定指向,更无规律可猜,共同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只要埋下腐败的雷,终有一天会炸。“打虎”高压不退、力度不减,明确宣告任何关于“拐点”“转段”“放缓”的念头都是幻想,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才是十九大后反腐败斗争的主旋律。

腐败现象啃食获得感、拉低幸福感、威胁安全感,人民群众深恶痛绝。让腐败毒瘤无立锥之地,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行动。五年艰苦卓绝的反腐败斗争,给群众带来的获得感来之不易,但消解削弱却只在毫厘之间。群众对腐败的感知真切而灵敏,存量腐败尚未清除完结,增量腐败明显减少但并未杜绝的感受并非空穴来风,蛰伏的贪腐现象可能卷土重来的担忧也绝不是杞人忧天。

民意有多沸腾,任务就有多艰巨。十九大后每一条“打虎”信息都成为刷屏爆款,不仅集结齐声点赞,更传递殷殷期待。人心是最大的政治,13亿中国人民既是反腐败最大的力量源泉,也是最强大的背景和最充足的底气。一个月以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的厅局级干部数量和各地披露的基层反腐信息明显增加,体现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纷纷发力,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得到更多关注和更有效解决,给予群众期盼最直接有力的回应,也必将进一步凝聚起歼灭腐败的磅礴之力。

经过长期与腐败挤压弹簧式的较量,我们党探索科学规律,积累了宝贵经验,不但敢于斗争,而且善于斗争。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以治标促进治本,以治本巩固治标,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科学安排,循之而行,必将驶向胜利彼岸。政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明确要坚决查处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相互交织的问题,重点查处三类人,这些理念思路直击要害,大大加快了标本兼治的进程。中央纪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有着高度自觉和强大执行力,在坚持中深化,在巩固中拓展,反腐败斗争定能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开局相当精彩,接续更加给力。有足够的理由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同心同向、群众倾力支持,我们党有能力、有实力,终将夺取压倒性胜利,赢得反腐败斗争这场正义之战。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杂志》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