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栏目 > 勤廉风采

周卫平:奔跑在公平正义的路上

来源: 湘潭廉政网 发布时间: 2020-07-13

明明是审查调查对象,却为何愿意和他做朋友?明明很累很辛苦,却为何还要继续奔跑?短短几年间,他何以跻身全省百名“业务能手”之列?“85后”湘潭纪检干部周卫平的经历再次印证了一个朴实的道理: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

能坚守

去年6月,周卫平被抽调至湖南省纪委监委,参与办理两名省管干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案。历时半年,这起“马拉松”式案件终于告一段落,被移送检察机关。当警车即将驶离时,突然,这两名昔日的审查调查对象转过身来,朝着所有办案人员深深鞠了一躬。“那一刻,我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周卫平说,为了这一鞠躬,这几年的坚守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32岁的周卫平出生农家,祖籍江西。2012年从华东政法大学毕业后,考入湘潭县人民检察院,2015年调入湘潭市纪委至今,一直坚守在一线执纪执法岗位。

真正了解纪检人工作生活的人知道,这份工作没有太多的鲜花和掌声。从事纪检工作以来,周卫平经历了许多难忘的瞬间,第一次找审查调查对象谈话时,他紧张得直结巴;因为听不懂湘潭话,他被审查调查对象冷嘲热讽;如今过了而立之年,还会有审查调查对象欺负他太年轻,从不正眼看他。

8年来,其中的酸甜苦辣,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多少个不眠之夜,周卫平都想对着天空大吼几声“我太难了”。但在无数次自我否定后,因为忠于一名纪检人的信仰,最终他还是选择一次次坚守。

“每件案子顺利办结,感触最深的不是办案过程如何艰辛,而是审查调查对象的真诚悔过。”有一本书,一直被周卫平放在枕边,那就是刘哲所著《你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他也常常用书中这句话自勉“纪检工作不是车间流水线式操作,纪律和法律既是刻度,也应带有温度。”周卫平所追求的目标是,“每件案子办结后,都能和审查调查对象成为知心朋友”。

正是这些一次次的坚守,让周卫平由最初的胆怯变得更加勇敢,由一开始的忐忑不安变得更加镇定自若。

肯吃苦

在同事们眼中,周卫平是出了名的吃得苦、“舍得死”。

2014年至2015年,周卫平参与办理了调查某国有公司董事长受贿案和某征地拆迁事务所中队长贪污案,在明知被调查对象患有传染病的情况下,周卫平一句“让我来”,自告奋勇走进了谈话室。所幸当时防护措施到位,大家担心的事并没有发生。正是这次不顾生命安危的谈话,打开了案件突破口,调查取得质的进展。“当时一心想着案子要突破,没顾上那么多,事后想想还是有点心有余悸。”周卫平憨笑着说。

去年年底,周卫平在结束了为期半年的两名省管干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案调查后,正准备收拾行囊,回家看望久违的妻儿。这时,他接到了参加中央纪委交办线索的调查任务。周卫平二话不说,放下行李,又奔向办公室。期间,因为长期伏案,导致腰椎硬囊膜撕裂,坐立难安,医生建议住院治疗,但周卫平放心不下手头的工作,忍痛坚守岗位,直到按期完成工作任务、在外办案8个月后,才回到家中治疗腰疾。

学生时代,周卫平并不是一个很爱运动的人。但参加工作后,特别是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以来,他开始逼自己动起来,“不然体力和脑力都跟不上。我发现跑步和办案很像,一开始很不顺利,但只要找到方法,并持之以恒,就一定会迎来质变。”锻炼之初,周卫平坚持每天利用晚饭时间跑一个小时,一段时间下来,原本只能跑3公里的他,今年成功实现了年初的小目标——完成了他人生第一次半马(21公里)。

爱钻研

刚来湘潭时,周卫平人生地不熟,语言是最大的障碍。他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参加工作之初,在一次与被调查对象的谈话过程中,因听不懂湘潭方言被谈话对象所嘲笑,让他的自信心备受打击。为了突破语言关,周卫平选择坚守一线谈话,平日里除了注意聆听身边同事的方言交流,还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通过观看湖南本土方言剧学习湘潭话的发音,并在笔记本上一字一句做好备注。仅仅两个月时间,周卫平就轻松解决了听不听得懂的问题。

边工作,边思考,边钻研,这是周卫平多年来养成的良好习惯。在去年参与两名省管干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案调查期间,周卫平执笔起草了以该案为背景的《70后厅级干部严重违纪违法剖析报告》,得到了省纪委监委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向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印发学习。

组织和人民从来就眷念努力工作的人。在执纪执法一线奔跑多年,周卫平先后参与了1件中央纪委交办案件、5名省管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审查调查,经办问题线索50余件,移送司法机关9人,“断崖式”处理3人,党政纪处分50余人,得到了省、市纪委监委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今年,他被评为湖南省纪检监察系统2018-2019年度“百名业务能手”。(文:谢雨芬)


https://mp.weixin.qq.com/s/JQuCUpDFOrlbdW83Zddf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