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其核心在于破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真抓实干、清正为民的新风正气。在指导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编制工作中,湘潭市委编办从“思想认识、清单内容、调研作风、工作方法、纪律要求”五个方面入手,以严实作风推动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工作提质增效,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穿始终、落地生根。
思想认识上破除“清单万能”等形式主义误区。一是防止“清单无用论”。市委编办积极引导干部摒弃 “清单万能” 与 “清单无用” 两种极端认知。通过深刻剖析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清单本质,明确其作为依法履职 “说明书”、属地责任 “分界图”、群众办事 “服务单” 的精准定位。二是杜绝“清单做秀”。及时纠正清单编制中“照搬照抄”“避重就轻”“推诿卸责”错误倾向,严肃整治上级文件“囫囵吞枣”,事项名词“大而无当”,三保事项两头落空,上收事项堆砌罗列的形式主义做法,不搞花拳绣腿。三是破除“唯上不唯实”。建立“需求导向”的清单生成机制,以乡镇(街道)为主体,编制清单,改变以往“上级文件怎么写、清单就怎么列”的机械执行模式,聚焦“清单实用性”,以“群众能不能看懂、工作能不能落地”为检验标准,坚决杜绝“纸上谈兵”。
清单内容上树牢“减负增效”的清单编制理念。在清单编制工作中,就是要通过“减事项、优流程、明责任”为基层减负增效。一是减事项:全面清理“一票否决”“责任转嫁”事项,取消无法律法规依据的“创建达标”“材料报表”,让乡镇(街道)干部们精力从“迎检迎评”转向“服务群众”;二是优流程:对涉及多部门的高频事项(如民生补贴审核、乡村振兴项目审批),通过清单明确牵头单位、协办责任和办理时限,避免群众“多头跑、反复问”;三是明责任:杜绝“模糊表述”,如“自然灾害防范处置”明确为配合做好“防汛防台防震防雨雪冰冻防地质灾害等5类7项具体内容”,让事项可量化、可追溯。
调研作风上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清单编制中,市委编办室务会成员主要结合“三听三问”下基层调研,采取“无扰式调研”“体验式走访”等方式。一是合理选取打样点。在县域内选取2个有代表性的乡镇(如工业型、农业型、城郊型)作为打样点,集中人员力量蹲点指导,以点带面,促进县域清单整体提高。二是开展无扰式调研。下基层调研时,整合相关工作,不重复调研,一般不听汇报,不搞迎来送往,以“四不两直”的方式,直插乡镇(街道)专班,同坐一条板凳研究解决问题。三是建立问题台账。对调研中发现的权责不清问题(如农村宅基地纠纷调解涉及农业、自然资源、司法等多部门),现场协调相关单位“联合会诊”,能解决的当场明确责任,暂时不能解决的纳入“攻坚清单”跟踪督办。
工作方法上落实“实地指导”的一线教学方法。一是开展“靶向培训”。针对清单中的难点事项(如综合执法、应急管理),调研指导组协调相关部门,送教上门,开展“场景化”培训,现场办公,通过讲清一个问题带动一类问题解决,避免“大课漫灌”。二是编制“清单模板”。结合试点工作,编印一本“工作手册”、绘制一张“工作流程图”、拟制一份“工作任务表”,明确“审核要点”关键词,标注关键环节,明确关键内容,让干部“一看就会、一用就对”。三是开展“包联指导”。对标省委编办工作方法,市级领导和调研指导组包联县市区、县级领导和调研指导组包联乡镇(街道),通过“线上随时答疑+线下每周至少 1 次实地指导”,帮助解决清单编制中的具体问题。
纪律要求上坚持“守住红线”为准则开展工作。一是防止调研指导变异为督查检查。在乡镇(街道)清单编制工作中,调研指导组与乡镇(街道)工作专班同志同坐一条板凳,编制清单、研究问题,真正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高高在上,指手划脚,将调研指导演变成新的官僚主义。二是防止侵占基层利益,伙食费应缴必缴。调研指导组下沉乡镇(街道)蹲点指导工作时自行解决食宿问题,回单位报销,绝不给基层增加负担,凡使用工作餐的,严格按标准缴纳伙食费。三是不提不切实际的要求,不翻“烧饼”,不折腾。在指导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不干预乡镇(街道)自主编清单,不强行要求专班人数、清单数量、资料种类等,做到政策口径一致。
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虽“小”,却承载着基层治理的“大”责任,检验着机构编制部门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践行力度。始终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把清单编制工作作为改进作风的“试金石”,做到“清单条目与群众需求对接、权力运行与纪律规矩对标、工作实效与初心使命对表”,让乡镇(街道)干部从“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以实实在在的治理成效彰显新时代机构编制干部的作风本色。
公安备案号:4303040200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