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国之大者”,践行初心使命。
过去一年,湘潭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中心大局强化政治监督,坚决扛牢“两个维护”政治责任,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有力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莲城大地落地见效。
落实“第一政治要件” 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
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作为“第一政治要件”,坚决、迅速、有力推动落实。市纪委常委会定期研究,会同相关部门,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情况常态化开展“回头看”,确保件件限期办结、件件改出成效。
妥善清理整治“半拉子工程”关乎民生福祉,关系地方经济发展。2024年9月30日,杨梅洲大桥建成通车,湘潭人民奔走相告。该工程曾因违规举债建设成为“半拉子”工程,历经两次停工,如今成功“复活”,在于湘潭市委、市政府“校准”了政绩观。
一年多来,市委、市政府在上级的大力支持帮助下,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推动“新官理旧账”,切实解决市民的“急难愁盼”。创新成立重大项目预算审核与投资决策委员会,在项目启动前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和成本预算,从严把关,做到无预算不开支、无资金不建设、无核准不开工,防范违规举债上项目等不切实际的投资冲动。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把审核通过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资金支付使用率及竣工率等情况作为监督要点,推动专项整治走深走实。
以“树牢正确政绩观,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监督为抓手,湘潭市深化违规举债和虚假化债专项监督,彻查违规举债、虚假化债背后的贪腐、作风、失职渎职等问题,立案24件,留置16人,移送11人,查缴1.26亿元,园区难点、痛点问题得到化解,杨梅洲大桥、韶湘公路等“半拉子”工程复建竣工。
在严查严办基础上,湘潭市围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主题举办专题培训,将领导干部政绩观列入各级党校各类主体班培训必修课程,督促各级党组织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来认识、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
开展专项监督 助推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园区营商环境真不错,及时帮我们解决了难题。”此前,湘潭综保区外贸企业湖南云通眼镜有限公司开工之际遇到招工难题。湘潭综保区迅速组织人员,广泛发动,对接人力资源公司,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2024年以来,湘潭综保区纪工委开展“纾困增效”专项行动调研监督,下沉联点企业集中督办难点堵点,督促相关部门切实履行责任,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营商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深化“靠企吃企”专项整治,严查损害营商环境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出台《进一步规范政商交往行为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引导干部合理合规与企业家交朋友。拓展问题线索来源,建立了与市优化办、市优化营商环境协调事务中心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问题线索移送机制,查办了一批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件。
园区是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纪检监察机关坚决纠治影响园区高质量发展突出问题,对湘乡经开区违规返还税收等问题开展调查核实,对7人予以立案,督促各县(市)区、园区和相关职能部门对照剖析、自查自纠,推动同类同改。针对园区招商引资不计成本“拼政策”、弄虚作假、赔本赚吆喝等问题,督促职能部门开展招商引资项目清查,严查背后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深化专项治理 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建筑垃圾已被清理干净、猪羊圈舍不复存在……近日,湘潭市生态环境局湘乡分局工作人员再次来到湘乡市育塅乡洄水湾水库旁,发现与几个月前的面貌大相径庭。在此前的监督检查中,湘潭市纪委监委驻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交办了“一级饮用水水源地粪污直排”等问题。对有关部门进行问责的同时,督促加快整改,目前养殖户已搬离,另择新址,生态修复工作正有序推进。
政治监督是具体的、实践的。一年来,湘潭市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开展一批专项整治行动,深化专项治理,保障了相关重点工作顺利推进。
持续深化开展“洞庭清波”常态化监督,抓实生态环境检测机构存在问题整治专项监督等3个小专项,坚决“守护好一江碧水”;
深化统计造假专项整治,督促116家单位整改问题,对负有失察责任的18名领导干部予以约谈提醒;
深化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亲友牟利专项整治,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出台“十条措施”,重拳整治领导干部亲属在金融领域充当“资源型人才”问题;
聚焦乡村振兴领域,深入开展“三湘护农”专项行动,办理涉农问题线索984条,立案716件,留置15人,追缴资金3822.19万元;
……
“把政治监督摆在首位,聚焦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持续跟进监督,28个专项整治行动压茬推进,切实推动解决了一批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释放了高质量发展活力。”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公安备案号:4303040200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