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系统施治 破解“三资”监管困局

“我们建立‘纪委+部门+属地’联动机制,强化纪检监察机关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协同配合,通过解剖麻雀,以点及面,深入推进专项整治,全面理清‘三资’家底。”湘潭县纪委监委分管党风政风监督工作负责人介绍。

今年以来,湘潭县始终将整治“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作为强化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列为集中整治和“三湘护农”行动的重点,以解剖麻雀的方式、聚力攻坚的模式、系统施治的理念,强力推进专项整治,确保“三资”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一本账”管理,解剖麻雀“寻病根”

“各村要切实提高认识,认真对照4个方面共性问题深入自查,镇联合检查组将对各村‘三资’管理情况开展全面复盘核查……”收到县专班工作提示后,射埠镇纪委第一时间协调经发办、财政所等组建联合检查组,并对自查自纠和抽查核实工作进行部署。7月初,湘潭县工作专班针对前期“四不两直”检查发现的财务监管不严、集体经济合同清理不彻底、部分村级债务长期挂账、产权交易等4个方面共性问题,下发专门提示,指导各乡镇对标开展“三资”管理自查自纠。上述射埠镇工作部署场景,便是各乡镇深入推进自查自纠的一个缩影。

针对“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今年上半年,湘潭县便成立县级工作组,由分管副县长牵头,组织县农业农村局、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等单位,对全县17个乡镇开展“三资”管理的实地指导,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93个。在此基础上,选取杨嘉桥镇九江村等作为县级驻场解剖“麻雀”点,开展为期10天的驻点检查,发现问题52个,移送线索3条。同时,督促各乡镇对照要求自行组织驻场检查,深入清查、摸清底数,全面自查自纠自改。建立“一账两单”,即工作台账、问题清单、责任整改清单,推动实现“三资”管理台账化、问题整改清单化。

“一盘棋”发力,监督执纪“治顽疾”

“此次巡察移送的问题线索涉及‘三资’管理,由我室提级办理、快查快办……”县纪委监委第七纪检监察室室务会对巡察移送的射埠镇某村的有关问题线索进行集中研究。经初步核实,对5名有关责任人员进行立案审查。

湘潭县始终树立“一起做工作”理念,有效整合巡察、审计、纪检监督力量,建立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工作机制,推动监督重心全面下沉。紧盯“三资”管理、村级债(账)务等重点,县纪委监委协调县农业农村局、县农发中心牵头,抽取20个重点村,委托专业机构进行集中审计;采用巡乡带村、直接巡村的方式,对49个村(社区)开展提级巡察,发现各类问题192个,立行立改56个,移送线索4条。同时,以“超常”措施强力推进线索处置,建立重点线索管理库,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由县纪委监委提级办理,上级督办件、疑难复杂件由委班子成员牵头办理。今年以来,共快查快处涉“三资”线索23条,其中立案查处10件。

“一张网”融合,通力赋能“保长效”

“此次机构改革,集中办公后,各派驻组、乡镇纪委开展日常监督要更加明确监督什么、怎么监督……”“针对基层微腐败问题,怎样找准切入口、精准发力……”在全县纪检监察工作会议上,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对有关工作进行重点强调、全面讲解。

专项整治重在系统施治,促改促建促治一体推进。针对专项整治发现的问题,县纪委监委在开展重点整治的同时,协同有关职能部门专题研讨,制定“一意见一办法三流程”,即:《湘潭县加强村级债务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湘潭县农村集体产权交易规则和涉农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湘潭县涉农工程管理流程图、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流程图、农村资产资源处置流程图,确保“三资”规范化管理。同时,将“三资”监管纳入县乡镇村三级日常监督重点内容,紧盯关键环节设置监督卡点,建立“片区联动机制”,出台《湘潭县乡镇纪委履职要点》,明确6大项24条监督履职要点,修订《湘潭县村务监督委员会实施办法》,健全“一室三员”监督机制,实现基层监督力量有效整合,以精准监督推动实现“三资”阳光运行。(湘潭县 殷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