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生力军”,其作风素养直接关系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如何让“铁规矩”在年轻干部心中扎根铸魂,是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的时代命题。
年轻干部“前脚刚踏上仕途”,正处于“一张白纸好作画”的关键起步期,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往往也成型于这一时期。但囿于其工作阅历尚浅、政治历练不足、思想心性未定,面对不良诱惑与 “围猎”腐蚀时,作风防线极易失守,实践中常表现出“玩心重、混日子”“精神空虚、贪图享乐”等问题。“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如若不及时纠治“小事小节”,任由年轻干部系错“第一粒扣子”,偏移人生航向,则终将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因此,抓好年轻干部学习教育,筑牢年轻干部廉洁堤坝刻不容缓。
抓早抓小,于青萍之末筑牢“防火墙”。“禁微则易,救末者难。”年轻干部的作风溃堤,往往始于“小节失守”。从“家门”到“校门”再入“机关门”,年轻干部初涉职场,恰似新舟试水,最惧“人情”暗流、“微利”漩涡,一场“无心”宴饮,一件“寻常”赠礼,皆是溃堤蚁穴之始。须于年轻干部“青苗”破土时抓好第一道防线建设。要强化理论武装。结合公务员“入职第一课”“初任培训”“岗前培训”等学习教育,嵌入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专题课程,加强党章党规党纪教育,让年轻干部学纪、知纪、明纪,让“不敢腐”的敬畏意识、“不能腐”的制度观念和“不想腐”的价值自觉深深扎根内心,以信念之力夯实精神堤防;要创新教育方式。考虑年轻干部学习兴趣和认知特点,创新教学手段,采取情景式课堂、旁听职务犯罪庭审、沉浸式演绎、现场教学、团队合作研学等多种形式丰富拓展教学方式,让年轻干部感兴趣、学得进、记得深;要推动监督关口前移。在年轻干部可能出现违法违规违纪的早期,早发现早纠治,及时通过提醒谈话、批评教育对其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亮黄牌”“敲警钟”,常念“紧箍咒”,防止其“小错酿成大祸”。
从严从实,以铁规硬杠锻造“金刚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坚决查处各种违反纪律的行为,使各项纪律规矩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防止出现破窗效应。”对于年轻干部的作风问题必须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贯穿始终。要强化组织监督。党委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杜绝“厚爱有余而严管不足”情况,将监督贯穿于年轻干部选育用全过程,尤其对新入职、新提拔干部,更需“上紧发条”,以严管体现厚爱;要织密监督网络。运用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大数据监督等多种监督手段,统筹事前及时提醒、事中强化监督、事后严肃问责,构建全过程全链条监督体系,让歪风邪气“无所遁形”;要紧盯重点领域。重点聚焦资金体量大、项目密集、与群众打交道较多的岗位,排查廉政风险,加大审查调查力度,时刻保持高压态势,对歪风邪气“零容忍”“无例外”,做到露头就打、从严查处。
见行见效,在为民一线检验“真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抓作风建设,归根到底,就是希望各级干部都能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作风建设的生命力,终将体现为“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效能。怀揣热心听取群众意见。年轻干部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迈开步子,下沉到田间地头、村道巷尾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式查找问题,找对找准民生痛点、堵点,多参加座谈会、屋场会、户主会等,把“热气腾腾”的群众“第一手”意见建议收集、反映上来;秉持真心为群众服务。聚焦就医、饮水、住房、“一老一小”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群众的“愿望清单”化作自己的“履职清单”,一桩一桩推进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以“心头大事”标准落实好群众的“关键小事”;带着诚心接受群众监督。要习惯性把自己摆在阳光下、放在群众眼光下做事,结合“四下基层”“走找想促”“三听三问”等活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摆正“人民公仆”位置,在群众的监督下廉洁干事。(谭家山镇 文佳欣 )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扫除杯觥交错间的腐生菌
公安备案号:4303040200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