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莲城网评

管住“一张嘴” 守住“廉洁线”

来源: 湘潭廉政网 发布时间: 2025-06-25

“违规吃喝”,群众给它起了个形象又扎心的名字——“舌尖上的腐败”。表面上看是推杯换盏、你来我往,根子里却是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严重违背。它让公权力在酒桌上变了味,为私心私欲开了后门。这绝不是简单的“吃点喝点”的小事,而是作风堤坝上悄然渗漏的“腐蚀剂”,日积月累,足以销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根基。

“舌尖上的腐败”的危害绝不容小觑。它像一剂“慢性毒药”,不知不觉中麻痹了神经,松动了原则。古人云:“上行不效,下必甚焉”,当违规吃喝在一些地方成了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成了办事的“润滑剂”,歪风邪气就会像“野草”一样疯长。“酒杯一端,原则放宽”,几杯酒下肚,公私界限就容易模糊,该坚持的立场就可能动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看到公职人员三天两头出入高档酒楼,推杯换盏、称兄道弟,心里自然会犯嘀咕:这公平公正的天平,会不会在酒桌上就有所倾斜?这被一点点啃噬掉的,正是我们执政为民最宝贵的本钱——群众的信任。其破坏力,如同“白蚁蛀梁”,表面不见大动静,内里却已伤筋动骨。

刹住这股歪风,必须下狠功夫、用组合拳,既要扎紧制度的“篱笆”,更要筑牢思想的“堤坝”。这第一道防线,便是让制度“带电”“长牙”。对“三公”经费要盯得紧、管得严,每一分钱花在哪里都要清清楚楚,让违规报销无处藏身。要让报销单据成为群众监督的“探头”,使每一张公务餐桌都晒在阳光下,成为经得起检验的“透明窗”;要善用科技手段,让大数据成为扫描违规吃喝的“电子眼”,织密监督的“天罗地网”。而第二道防线,也是根本所在,则在于补足精神之“钙”。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训,深刻领悟“酒杯虽小,能淹君子”的警世哲理。《礼记》云:“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党员干部要常怀敬畏之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要论述,天天对照、时时反省,不断清扫思想上的灰尘。只有真正从内心深处认同廉洁的价值,把“不想腐”刻在骨子里、融在血液中,才能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制度如笼,关住饕餮之欲;思想如堤,拦住浊流暗涌。双管齐下,才能把原则的防线筑得又牢又稳。

总而言之,“舌尖上的腐败”绝非小节小事。它是啃噬干部廉洁本色的“蛀虫”,是污染政治生态的“污点”。整治它,必须拿出“反腐永远在路上”的决心和韧劲。只有真正管住了口腹之欲,守住了清正廉洁的本色,才能让清风吹开奢靡的阴霾,把公平正义深深烙在老百姓的心里。这是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最坚决的贯彻,也是对人民群众期盼最有力的回应。(谭家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