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莲城网评

警示教育要入脑,更要入心

来源: 湘潭廉政网 发布时间: 2020-11-20

去年还坐在警示教育大会现场的顺义区委原书记王刚,如今却成了警示教育片中的反面典型;去年警示教育大会以来受处分(包括党内警告处分)的46名局级干部被逐一点名曝光,有些人就坐在会场中间……近日,北京市召开了一场颇具“辣味”的警示教育大会,参会的13000余名正处职以上干部深受警醒,点名曝光环节让大家“如坐针毡”,“剖析的典型案例就发生在身边,具有很强的震慑力”。(中央纪委国家监察网站,11月17日)

开展警示教育是加强反腐败工作和干部教育管理的重要方式,亦是我们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需要,北京市这一场“辣味”十足的警示教育大会,效果显著,警示深刻,回味“悠长“。反观许多地方政府,警示教育走形式、走过场,为应付上级检查,在会议上读一读文件,在通报中遮遮掩掩,笼统概括,动辄“个别人员”“某某干部”“相关单位”,让台下“受众”听了不明所以,沦为“吃瓜群众”,让警示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警示教育只有入脑入心,才能让党员干部产生灵魂上的触动、思想上的震动。如何入脑入心,笔者认为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警示教育要分类分层实施,要有针对性;二是警示教育不仅要有“辣味”,红红脸,出出汗,还要“回味”长;三是警示教育要坚持常态化,常抓不懈。

警示教育要分类分层实施。只有突出问题导向,坚持靶向思维,注重分类分层实施,才能不断提高警示教育精准性、有效性。我们要加强警示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围绕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不同行业,采取精准化、差异化、特色化的警示教育,提高警示教育的代入感和“零距离”,从看一看、听一听、学一学,走向比一比、想一想、震一震。警示教育的效用,取决于类比性、针对性和震撼性。同时,还要及时发现、掌握和了解党员干部身上的一些苗头性和倾向性的问题,选好时机、下好“及时雨”。

警示教育要“红脸出汗”。“曾经的老领导、老同事,昔日的政治‘明星’,如今却沦为阶下囚,成为反面教材”,令人唏嘘不已。顺义区委原书记王刚,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从“旁观者”变成“案中人”。这样的一场警示教育不可谓不深刻,参会的13000余名干部深受警醒,震慑威力十足。警示教育的目的是让广大干部从反面案例中汲取教训,自我反省。警示教育要想有效果,产生震慑、触及灵魂,就得多一点“辣味”,多红脸出汗。要敢于揭伤疤,正视问题,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身处要职的领导干部,要居安思危,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把警示教育记心底,不断提高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警示教育要坚持常态化。我们常说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警示教育应不满足于一两次警示和震慑,而是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听取受众反馈效果,改进工作机制,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开展.要把警示教育融入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之中,经常敲打,及时提醒。发现有苗头性、倾向性等问题,立即督促整改。通过常态化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不仅不敢沾染歪风邪气,而且不想不愿沾染歪风邪气,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岳塘区书院路街道纪工委 刘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