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前往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了解当地为基层减负、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等情况,指出“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精兵简政,持之以恒抓好这项工作”。(来源:三湘风纪网)
一直以来,形式主义顽疾困扰着不少基层干部,让人苦不堪言。力戒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关键是标本兼治,动真格,真减负,让基层干部切实从文山会海、考核迎检、材料报表、指标任务中解脱出来,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让广大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俯下身子”深入群众,轻装上阵干实事。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基层干部一人身兼数职的真实写照。基层干部身处改革发展的最前沿,服务群众的第一线,是联系党和人民群众最直接的桥梁和纽带。然而,基层一线仍不乏苦不堪言的连轴转和留痕现象,基层干部也并未真正感觉到减负的轻松,甚至一些基层干部还抱怨,怎么减负越减越“负”,手机24小时开机、节假日有事随叫随到、“白+黑”“5+2”是常态,天天满负荷工作使得基层干部疲惫不堪,总觉得这种日子没个头……减负口号之下所带来的反而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隐蔽性更强的“创新性”指导与要求,引至“越减越负”的怪象。
减负,减什么,怎么减,减多少?要理清基层不堪重负的源头,才能真正为基层减负。究其根本,还是在于责权利的明晰。有些部门滥用“属地管理”,把“包袱”往下扔,把责任大、风险高、任务重的棘手工作,打着下放权力的旗号,趁机下放到基层,还美其名曰“属地管理”,实际上把“属地管理”当作一个筐,用“属地管理”掩饰自己的不作为,使“属地管理”走了调、变了样,一旦出事,就要问属地管理的责,让基层干部充当问责的“替罪羊”。有的部门延续“自上而下”命令式的工作作风,“权利”不放,“责任”则被拆分为事无巨细的要求和标准,把本部门应该承担的工作职能“甩”到基层,把自己的主体责任变成基层的责任,把自己的责任主体变成了监督主体,只管用权而不担责。有的是“多头领导”政出多门,“发令者”层出不穷,标准又不一,导致基层工作应接不暇。有的部门大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为了突显任务,下达不合实际的指标,让基层干部去完成那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对这些问题,基层干部往往只能疲于应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基层减负绝非一日功可以解决,如果不打破“自上而下”布置工作的惯性思维,不把滥用“属地管理”作为掩饰不作为的责任推脱,不理清权、责、利的关系。那么,减掉的负担也会用另一种方式出现。而基层减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倾听基层的声音,根据基层实际需求,精减不必要的会议、文件、检查考核、指标任务,让广大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少些“创新动作、自选动作”,为落实“规定动作”留出更大的时间和空间。“随意下指令”“权力任性”“过度留痕”的官僚主义机械式做派,往往催生层层发文、层层开会、层层填报材料的形式主义做法。思想转、作风简,负才减。要俯下身子看看基层先前做了什么,现在需要什么,将来要怎么做,进一步强化精准治理,才不至于陷入“越减越负”的怪圈,才能真正把减负落到实处,让减负成为常态化。(岳塘区建设路街道纪工委 郭沙)
上一篇:精准施策为基层减负聚力赋能
下一篇:守住小事小节,警惕由风及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