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常问“我是谁”
报道说,有的领导干部党的十八大之后在贪腐路上依然“不收敛、不收手”,其狂妄据说是来自这样的“底气”:像我这样的本事、这样的级别、这样的来头,即使是有问题也很难扳动——而实际情况往往是,话音未落就跌落马下。
有分析认为,领导干部犯错误甚至违法乱纪,原因固然复杂,但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是始终没有搞清楚“我是谁”。用老百姓的话说,是“太把自己当回事”。或者,随着职务提升、权力渐大、赞扬太多,失去了应有的清醒,用群众的话说,“太不把别人当回事”。经验表明,摆不正自己与组织、与他人、与老百姓的关系,刚愎自用,不知轻重,必然会铸成大错。
“我是谁?”这难道是个问题吗?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践看,这还真是个问题。
一种比较典型的现象是:有的企业从艰难困苦中奋起,这些年快速发展效益不错,于是有的高管就认为“业是我创的,钱是我赚的,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别人管不着!”有的地方领导把班子工作分工理解为划分“势力范围”,说什么“这是我管的地盘,别人不用管!”有的部门领导认为,拍板决策是一把手的事,根本不把民主集中制放在眼里,大事小情一律自己说了算,“这是我管的事!”
还有一种更极端的,以为自己的功劳、业绩和才能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所以挑战法律权威,妄自认为即使违法犯罪也没人敢动自己,“离了我,企业就不好办,办不成。”有人认为,个人是业务“首席”,是技术“大拿”,是营销“奇才”,是管理“大师”,“查处了我没人能干我这活,单位就得垮了”。
不错,人们当然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干部的业绩、贡献和才能。为国家、为老百姓做出奉献,就应该得到肯定奖励、提拔重用,这没有问题。但作为个人不仅要实事求是,还要多一点谦冲自牧,少一点妄自尊大。
领导干部还真的应该有这样的自知之明:党的领导与社会治理,都必须有权威、有秩序。有权威就有尊重,有秩序就有服从。而这些通常是以对象化的个人体现出来的,正如各个方面的“代表”与各种各样的“职务”。关键是自己要明白,不能把广大群众对党组织的尊崇看成是对自己的“膜拜”,不能把老百姓对政府工作的支持合作看成是自己的“本事”,不能把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业绩、成果只记在自己的功劳簿上,不能把人们出于对领导尊敬给予的赞赏“照单全收”。有些领导干部就不懂这个道理,把基层单位对领导机关尊敬看成是自己的“魅力”;更有些领导干部一辈子没弄懂,公权力属于国家和人民,履行公务应该与个人利益严格区分,私用滥用公权就会被剥夺、被惩罚。
领导干部对自己的认识不可能百分百准确,有些偏差也是可以理解的,正像一个人很难看到自己的背面。但自我感觉与组织评价、百姓公议差距太大,就不能不说是个问题了。正如古人所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从这个意义上说,看到别人优点和长处不容易,知晓自己“几斤几两”、懂得谦虚谨慎,更加难能可贵。
据说,在古希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当地人把这看成是一种最高智慧。由此想到,面对种种考验,尤其是在事业顺风顺水、组织委以重任、各方面赞不绝口的时候,或许真的需要经常静下心来想一想、问一问“我是谁”。你可以是位高权重的领导干部、可以是受人尊敬的专家学者、也可以是让人羡慕的成功人物;但在党组织和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任何享有特权的特殊党员、特殊干部、特殊人物。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年5月)
心理一失衡 行为就跑偏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5月9日报道,吉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在任白山市委书记时,发现自己一句话或是一个签字,项目就可以落地投产,迅速产生巨额收益,于是心理失衡:自己每月四五千元工资,却天天奔波劳累“为他人作嫁衣”,图个啥?
这样的疑问或许很多人都曾有过,但当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心中生出这样的困惑时,无疑是个危险的信号。报道显示,李伟在担任白山市委书记最初的一段时间里,也曾踌躇满志、敢打敢拼,付出了很多,也干了一些实事,使白山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增长,干部职工收入在全省位次靠前,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政绩。然而,成绩面前,李伟没能客观理智地看待,而是看到别人赚钱眼红,错误地用金钱衡量付出与回报,越比越觉得自己亏了,越比越有挫败感,权力观、价值观由此扭曲错位。他在思考之后,竟然给出了这样的回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让你赚了那么多钱,分红给我一小部分,天经地义。
按理,作为一方领导,辖区内有企业投资兴业,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本该为此由衷欣慰,并再接再厉、不断进取。恰恰此时,有人开始迷失了,“企业发展是我的功劳”“老百姓收入提高是我治理有方”“干部成长进步是我的恩泽”……如此这般居功自傲起来。殊不知,如果眼里只看到自己的功劳苦劳,前进的脚步就会逐渐放缓;思想滑坡一旦出现,往往预示着行为跑偏即将到来。
细数落马贪官,像李伟这样,在有了成绩、赞美与喝彩之声四起时想不开、犯糊涂的,不在少数。他们嫉妒别人发财,为自己“只挣那么点死工资”而失落,进而动起了歪心思,用手中公权力捞取私利。所以,怎样看待权力、怎样理解得失,值得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深思。
找到正确答案的关键,就是要摆正权力观和价值观。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手中权力姓公不姓私,成绩荣誉属于党和人民,如果把功名利禄作为终极目标,方向不对,只会越努力越跑偏;如果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添砖加瓦作为追求,你的付出与奉献将会价值连城。功名利禄有价,人民群众的认可与信赖无价。迷失在金钱中,会迅速腐化堕落;安心干事创业,将不断书写靓丽人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干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活,尤其是主政一方的领导干部,既要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责任感、紧迫感,也要有事业蓬勃我欣喜、百姓安居我舒心的幸福感、成就感,乐见群众生活幸福,乐见企业茁壮成长,勤勉工作,勇于创新,帮助老百姓和企业家走上致富路、过上好日子。
常思“权为民所用”,莫怨“为他人作嫁衣”。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年5月)
人品是考察干部重要视角
据报道,一些地方党委领导班子,结合近年来查处的贪腐大案,对干部进行具体而切近的党风廉政教育。其中不少人谈道,考察干部不仅要“知其大节”,也应该观察人品细微之处,把人品作为识人的重要视角。
之所以要把人品作为识人的重要视角,是因为有些重大问题恰恰是从为人处世细节中暴露的。如,有的人常常撒谎,甚至编造职业简历;有的人喜欢吹牛,到处显摆自己与某某大领导关系密切;有的人作风不检点,不分场合说脏话、黄段子;有的人热衷挑拨离间,人前人后搬弄是非;有的人看人下菜碟,对上奉迎、对下冷脸……虽然人都会有缺点、弱点,也不必把人的缺点、弱点统统说成是人品问题,但对于那些本该重视的品德操守,也绝不能忽视甚至忽略。
人品如何,对领导干部来说尤为重要。一方面,“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倘若一个地方或单位主要领导人品不良,其负面作用足以影响那里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不良人品与共产党人应具备的政治信念、道德修养格格不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可能成为助长贪腐行为的催化剂。这几年查处的贪腐官员大多是一些人品不端、口碑很差、当地群众反映强烈的“人物”。疑似之迹,不可不察;点滴细小,可以见大。这是有道理的。
正因为人品与从政之德关系密切,所以对人品评价历来是对官员考察的一个极其重要参考。古人有些“阅人”的办法:“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考察一个人当然不止这些方面,但上面这些说法确是不刊之论,对当下党风廉政建设也是有启发的。比如,职务提升了,是不是更加谦虚谨慎、严格要求,遵纪守法;条件优越了,是不是依然朴素节俭、不慕虚荣;社会地位提高了,还愿不愿像老百姓一样柴米油盐“接地气”;手中有权了,是与贤人近还是与小人亲。不是凭印象,而是从变化和发展中观察人的品格和干部思想状况,往往比较符合实际。
有人说,人品是天生的,有善亦有恶,并由此推导出两种情况:一种是坏人混进了党员干部队伍,窃取了权力和高位;一种是由于职务地位变化,而被腐蚀变质。这涉及古往今来“性本善”和“性本恶”两大观点的争论,抽象讨论没意义,还是要辩证地看、发展地看。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帝国的崩溃、王朝的覆灭、执政党的下台,无不与其当政者不立德、不修德、不践德有关,无不与其当权者作风不正、腐败盛行、丧失人心有关。”总书记讲得十分清楚,好的人品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对党员干部来说,如果不注重文化启蒙、道德修养、人格提升,不追求循行正道、办事公道、为人厚道,是很难进步的。特别是随着职务提升、权力增大,对人格、品德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立德”“修德”还是“践德”,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人心向善,有时就得吃亏让人;诚信无欺,必须坚守承诺;宽容大度,就得顾全大局,甚至受得了委屈;正直坦诚,有时要付出损失利益的代价。这并不容易。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勤勤恳恳做事,这样的人格修炼、道德养成,恐怕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年5月)
关于“担当”,有些问题要谈谈
“担当”,人人都希望具有的品质,人人都希望获得的评价。尤其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能被组织、单位和同事、群众视为“有担当”,是莫大的褒奖。
但俗话说得好,“樱桃好吃树难栽”。在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自认为“有担当”,然而,“别人眼中的你”却与“自己眼中的我”存在较大差距。自我认知与外界评价发生冲突,这就尴尬了。
何故?细思之,不是群众太挑剔,而在于有的党员干部把“担当”当做一种自我美化的标签,有意识地进行“角色扮演”。如,深谙“趋利避害之道”,名利双收的“短平快”任务面前,争先恐后;存在已久的“老大难”问题要人挺身而出时,退避三舍。又如,不从实际出发,好大喜功,以看似有冲击力、突破性的“另起炉灶”,试图创造一个立竿见影式的治理样本,结果招致怨声一片,人人指斥“瞎折腾”。
从媒体、网络反映的事例和群众的议论来看,凡以“担当”之名作秀,终究会在问题发生时、矛盾交织处和大风大浪中露怯,落得个“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的评价。而罔顾客观规律、幻想一蹴而就的“敢担当”,也会在哗众取宠的喧嚣过后留下一地鸡毛,“徒增嗤笑耳”。
“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也是人民群众的殷殷期盼。小事担当易,大事担当难;一时担当易,一辈子担当难;零风险、小风险的担当易,大风大浪大风险的担当难;锦上添花、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担当易,斗争性的、要得罪人的担当难;动动嘴皮子、指挥别人的担当易,撸起袖子、自己上阵的担当难。而现在中央要求的、人民期待的担当,正是攻坚克难、善作善成、久久为功的担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成事的真本领”检验着“担当的宽肩膀”。
当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都进入了“深水区”,都面对难啃的“硬骨头”。能否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是广大党员干部的“必答题”。
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例,从古至今,有不得罪人、皆大欢喜的改革吗?大刀阔斧的改革,“刀斧”就是奔着阻碍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顽瘴痼疾去的,就必须以舍我其谁的决心和壮士断腕的勇气改造与世情国情党情发展不相匹配的旧生态、改变既有利益格局,就是要动某些既得利益者的“奶酪”、得罪一部分人的。可以说,这不亚于一场刺刀见红的战役,真担当就会无私无畏、敢打敢拼、迎难而上,而不是畏首畏尾、患得患失、半途而废。
再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例,纠“四风”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民主生活会上“红脸出汗”,挤压形形色色的特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对失责失职者“打板子”,向大大小小的“老虎”“苍蝇”亮剑,都是斗争性的,不可避免会得罪人,甚至惹到“不好得罪的人”。做个“好人”,当个“绅士”,“好处”显然多多。但算算大账吧,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到那时丢的可不仅仅是担当。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呼唤党员干部时刻不忘自己的身份和职责,把“担当的宽肩膀”“成事的真本领”贯穿于想问题、作决策、干工作的全过程,才能避免因落虚而落空、因高蹈而失重。领导干部更应带头把自己摆进去,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面对是非敢于及时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一言以蔽之,“担当”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