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压舱石”
没开过船的人,不太可能了解“压舱石”所承载的意义。听一位船老大讲,船舱底部有一舱室,空船状态时专门用来装水或石头,装上水就叫“压舱水”,装上石就叫“压舱石”。有了它,船吃水深了,即使遇上大风大浪,也可以避免大幅摇晃和翻沉。
船要稳行离不开“压舱石”,党员干部立身做人、干事创业、为官从政,也都需要装填几块“压舱石”。负载“压舱石”可能会降低船速,却可以让人生之舟安稳驶过暗礁密布、激流纵横的水域。于党员干部而言,为人处世岂能没有方位?从事公职岂能没有原则?多想想肩膀上的责任,多想想入党时的誓言,关键时候方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1935年2月,瞿秋白从中央苏区突围时被俘,国民党多次劝降无果,最后判处他死刑。临刑时,他神情自若地走出囚室,沿途高唱国际歌;刑场上他自选一处草坡盘足而坐,直面刽子手微笑点头说:“此地甚好。”瞿秋白不畏强敌、临死不屈,展现了追求真理、信仰坚定的钢铁般的意志。意志坚定,是立身做人的“压舱石”。
“一根肠子走到底”的黎介寿院士,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的医疗岗位上战斗了一辈子,用毕生精力不停地做试验、做手术,身上满是药水味、汗水味。他不仅在肠功能障碍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也用无私的情怀、精湛的医术挽救了无数患者生命。有人问黎院士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一语道出真谛:“关键就一条,亲民、务实。”在他看来,没有亲民务实的情怀,本事再大事业也只会是空麻袋子,立不起来。亲民务实,是干事创业的“压舱石”。
被当地百姓赞誉为“谷公”的谷文昌,始终坚持心存人民、廉洁为政,“不带私心搞革命,一心一意为人民”。孩子偷着骑公家配发的自行车,他大发脾气:“谁叫你们用车子?这是公家的车,你们没有权利使用!”公私分明,是为官从政的“压舱石”。
人活一世,总是要有点精神追求的。缺少理想信念的“压舱石”,犹如沙地上起高楼、云彩里织罗裳,虽有一时的美好,到头来皆会因基础不牢而化作泡影。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把“压舱石”当成负担和累赘弃置一旁,固然可以步履轻盈、速度激增,然而一旦风浪袭来,便可能因交友不慎而“摔跤”,因顶不住物欲诱惑而犯错,因扛不住改革攻坚的重压而颓废。莫因一时的舒适而放纵,莫为小我的得失而纠结,意义不言而喻。
“最丰满的稻穗,最贴近地面。”心中有磐石,脚底定生根;信念多坚毅,品行自崇高。为兴趣爱好上把锁,任凭灯红酒绿、莺歌燕舞我自岿然不动;给为官从政设道岗,任凭香风阵阵、金光闪闪我自目不斜视;控制好人生航程的重心,任凭风大浪急、泰山压顶都能从容向前。
哲人说:“一切重压与负担,人都可以承受,它会使人坦荡而充实地活着,而最不能承受的恰恰是轻松。”生命的意义在于负重前行,权力的价值在于责任担当。沉潜下去,永远比虚浮其表令人受益。抱持好自己的“压舱石”,是一种对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的积极态度,更包含了“浮舟沧海、立马昆仑”的人生乐趣。让人生每一步都沉稳而有力,先从打磨“压舱石”开始吧。
(摘自《人民日报》2015.05.13)
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私事
近日,纪录片《重读抗战家书》在央视播出,张自忠、彭雪枫、左权、赵一曼……观众从那一封封浸染着战火硝烟、洋溢着家国情怀的家书中,重温英烈们谆谆之叮咛、浓浓之亲情,深受教育和震撼。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家庭教育不同于课堂教育、职业教育,它靠的是亲情的力量来拨动心灵琴弦,扣的是人生第一粒纽扣,在润物无声中培养“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作家老舍先生认为:“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建设新时代的家风,也需要通过“生命的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家庭是思想性格的塑造场,家教是人生价值的奠基石。“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共产党人大力倡导的美德。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建议全党读《触龙说赵太后》,感受“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深意。周恩来也曾要求所有革命后代,切不要像因为有“吃不倒的铁杆庄稼”而沦为潦倒没落的“八旗子弟”。
不良的家风,如同鲜花掩映的陷阱;错位的亲情,好像温柔软滑的绞绳。周永康、苏荣、令计划等“大老虎”落马的背后,都呈现家庭式甚至是家族式贪腐的特征。正是因为家教不严、家风不正,让他们把家庭当成了权钱交易所,把家人当成了利益共同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前门当官,后门开店”,结果,人前“同气连枝”、狱中“同病相怜”。
家教,因为是关起门来话短长,有的人便脱掉面具,说一些歪道理,授一些潜规则,传一些关系哲学,谋一些不义之财。刘铁男就教育儿子“要学会走捷径”。徐其耀也在家书中教育儿子,“做人就是把自己作为一个点编织到上下左右的网中,成为这个网的一部分。”这种变味的亲情教育,与党纪国法相背离,与崇德向善相脱节,名为爱子顾家实为害子累家。
“察德泽之浅深,可以知门祚之久暂。”小家与大家、家事与国事的取舍,是一个人家教好不好、家风正不正的试金石。何叔衡寄语后人:“绝对不能为一身一家升官发财以愚懦子孙”;彭德怀教育侄子:“近水楼台不得月”;李先念告诫子女:“你们谁要经商,打断你们的腿”。这些家训、家规,彰显出共产党人特有的风范风骨,成为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家风对人的影响离不开鼓励、规劝或提醒,但更重要的是身体力行。亲情教育,“三分靠说,七分靠做。”生活在一个家风淳正、相亲相敬的环境,耳濡目染中自然会增强价值认同,实现道德传承。陈云对子女要求非常严厉,除了言教外,更多的是默默无闻地去做。他吃饭总是把盘子吃干净到能照出人影,用铅笔直到手实在握不住了才换掉,家里的水池旁贴着“节约用水”的纸条……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事情,塑造了子女们勤俭、自律等品质。
鲁迅先生曾说:“是弹琴人么,别人心上也须有弦索,才会出声”。只有找准曲谱、善用亲情,去弹拨家人心上的“弦索”,才能在心与心的共鸣中涵养新时代的家风。
(摘自《人民日报》2015.04.20)
奴性,朝下的枪口
曾被鲁迅嘲讽为国民病根的奴性,今天依然存在,并在我们的骨子里继续浸透着,还时不时射出发烫的子弹。笔者发此感叹,缘于近日的两则消息。
一则是甘肃被打的首只大老虎陆武成;二则是北京海淀一副局长酒驾被开除公职。
打虎灭蝇成为常态,这类消息还有啥让人惊诧的?
先说陆武成,他一落马,一老干部惊讶不已:“这个通过公开选拔的优秀人才对上级那可是言听计从。”
任金昌市委书记时,他用金制餐具接待上级领导。领导感叹:“这种待遇对他,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亲属说他是个极聪明的人,在公安学校当学生时,曾凭警帽拦车,声称:“这样一招手,大巴车不敢不停的。”
再说海淀酒驾副局长,领导眼里可是年轻有为,低调朴实。然而,面对交警,他却火冒三丈:“谁借的胆儿,敢查老子?”是酒壮熊人胆了,还是酒后露真容?同事说:聪明的人怎么犯糊涂,他到了别的区,还敢耍威风?
这两人被打遭免,两个字:活该!细细一想,他俩也挺“可怜”。前者爬到官至省部级不易,后者低调“装孙”刚步入仕途佳境。
分析俩人做派,寻其心理病因,笔者不由头皮发麻:奴性!
奴性的第一层境界是谄媚。这两个人一个对上“言听计从”,一个“低调有为”。而这只是为着在官场讨份好人脉,为分得一羹、一汤。实则君子的嘴脸,奴才的骨子。如果仅限于此,那还是属于私人德行的范畴。你低三下四,摇尾乞怜,不拿自己当人,别人还能说什么?
奴性的第二层境界是欺弱。会“奴”善“奴”者,往往火气不小。一朝得志,转过身来,就会将枪火射向下面,对下属呼风唤雨,对群众不屑一顾。陆武成从拿一顶帽拦车,到工程项目不容别人插手,如此;酒驾副局长破口大骂执法交警,亦如此。他们刚刚还是“言听计从”“低调朴实”,一转脸就像苏醒的毒蛇凶眼怒瞪,血口大张,哪容胆敢犯颜者?
在老虎面前温顺的绵羊,怎么一见绵羊就变成狼了?因为做奴才久,蓄压的火气大。而奴性发泄的枪口总是朝下的,他们面对强者膝软,不敢亮剑,面对弱者气粗,不狠狠地踢上一脚不显威。他们狂妄,来自于内心的自卑,以狂妄掩饰自卑,以盛气凌人求得当奴才的心理平衡。不是么?
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一个社会体系中,有上有下。对上卑躬屈膝,对下一百个看不起。这样肮脏的文化如果任其存在于我们骨子深处,别说建设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就是建设个人健康的心理生态都不易。
治疗骨子里的奴性,固民族精神强盛之本,就要消除对权力顶礼膜拜,凡事唯真、唯理,有探索真理的勇气。尊强者而不崇强者,逢强敌敢亮剑,勇超越;遇弱者生怜悯,出手帮。平等对待别人,也平等看待自己。让自己有尊严地生活,也尊重别人的尊严!唯此,每个人直起腰板,中华民族才能挺起脊梁。我们个人心灵也能得以自由,快乐之花自会绽放在精神之树。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15.04.10)
莫断了心中的“风筝线”
“任性”是一个网络热词,单从字面去理解,就是任由性使,既可作褒义,也可作贬义,如何界定,得看语境。就如碳分子,既可是石墨,也可是钻石,得看如何组合。任性的可能性,之于人生就像放飞的风筝,一旦剪断引线,飞得越高,栽得越厉害。
古人云,“快于意者亏于行,甘于心者伤于性。”有些精力旺盛的年轻人,透支着身体,经常熬夜不睡觉、生活不规律,因此,某些中老年人的疾病已开始向低龄人群蔓延。也有一些人年纪虽然不轻,但自恃体健无忧,豪吃海饮,少眠不动,长期过度消耗身体,结果,疾病的侵袭,常常发生在那些平时看上去身体不错的人身上。
有些人偏爱“土豪范儿”,挥霍着金钱。他们挥金如土,穷奢极欲,全然不顾公序良俗甚至是法律的约束,种种做法令人侧目。据《世说新语·汰侈》记载,石崇与王恺争豪,可劲儿夸富比富,你用饴糖洗锅,我就用蜡烛当柴;你用丝绸占地,我就用锦缎铺路,怎么暴殄天物怎么来。石崇宴客,常使美人劝酒,宾客不饮,便将美人杀头,可谓是有任性无人性,突破了人类底线。放眼当下,一些人口袋鼓了,脑袋却找不着北;一些富家子弟以各种出格甚至违法的方式,炫耀着上代积累的财富,从旁人的羡慕中获得快感。这些人,看似风光一时,其实,古人早有警言在先:成由勤俭败由奢。
对领导干部而言,放任自流、恣意妄为可是个“危险活儿”。有的决策者习惯拍脑袋,做事信马由缰,看似思路开阔,敢想敢干,其实是瞎折腾,所做之事,根本经不起历史的检验。结果是,交了学费,留下遗憾。更有甚者,做着公家的事,总是与自己的口袋挂起钩来,不能从中捞点个人好处,做事就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劲儿。结果是,轻者违纪,重者犯法。看看近年来落马的“老虎”“苍蝇”,背后总是有着权力任性的教训。
有句话说得好,越是成熟的麦穗越懂得低头。各行各业,大凡真正的大家,多谦虚有加,少有跋扈张狂的,他们多以理服人,而非以势压人;大凡优秀的领导干部,多是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模范,他们重视调查研究,倾听不同意见,采纳合理建议,权力再大,也始终保持谨慎、严于自律。
当然,追求成功和卓越,是人之常情,也是有进取心的体现。然而成功与卓越,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得意就忘形,就弄不清自己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该走什么样的路,忘记了基本的处事原则,背离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迟早是要出问题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再有成就,也不能得意,更不能任性。清醒理性一点,谦虚谨慎一点,对党纪国法敬畏一点,只会助人迈向更加完善的境界。人生道路是漫长的,有风光旖旎处,也有曲折艰险时,但只要心中始终有根不断的“风筝线”,就能有方向有定力,俯仰无愧,进退得宜,坦坦荡荡走好脚下每一步。
(摘自《人民日报》2015.04.16)